第三一五章 扬州一战天下动-《大唐群芳谱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杨睿得知此事后,先是一愣,看到满朝文武的欢动,听着群臣对自己的奉承之词,就连一贯耿直的老臣都开口表达钦佩之词,杨睿笑了,只是笑容中却含着难为人查的苦涩。

    钦佩,是因为他用人识人。

    自从当年他从偃师回宫,先是纳了民女苏敏为妃,而后太后又收了个野丫头为公主,接着又是太后做媒皇帝赐婚为公主选了个驸马,到最后他亲下旨意命驸马担任扬州监军。

    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,有不少大臣都难以理解,尤其是第一件和最后一件,只不过碍于他的威严,沒有闲话跟直接传到他耳中罢了。

    不过扬州一战,战报写的明明白白,扬州有四五万兵马住手,面对來犯的三万周军本是守城无虞,可萧太师保举的扬州守将史思明贪功冒进,兵困黄泥泽,而且庸碌至极,竟沒能识破周军疑兵之计,被两千兵马围困数曰,连累扬州险些失守。

    从那时开始,扬州能够守住,就全靠了杨平安的计策,一步步,一条条,完全是按照杨平按照杨平安的计划再走。

    特别是杨平安与许远身先士卒,令城中军民在城头浴血厮杀,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。

    到这时,又有人将杨平安的过往逐一翻了出來,想什么在偃师力敌偃师侯,揭露宁王杨硕谋反之举;在山东为薛家军出谋献策,配合郭子仪平定山东;更有传闻说杨硕之死也与他有关。

    过往的一幢幢一幕幕摆在面前,朝中文武无不称赞其为国之栋梁大唐忠臣,不过更多的赞美还是给了杨睿,因为杨平安能够在大唐发光发热,乃是由于杨睿的慧眼识金。

    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。

    扬州之战,对于周唐之间的战争來说,不论是规模还是惨烈程度上,都算不上太大,但对于大唐來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。

    首先,扬州不失滁州安稳;其次,周唐此番战争开始后,大唐尚未取得过如此大的胜利,对于鼓舞前线将士來说,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

    因此赏赐是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杨平安、许远、薛玉凤、安禄山、李林甫、杨国忠、还有军中将士以及那些自发助阵的百姓,每个人都有赏赐,唯独沒有史思明。

    扬州之战本不用这么惨烈,都是因为自大贪功的史思明,不少军中大佬以及与萧太师不和的将领纷纷上奏,应当斩杀史思明以告慰战死将士。

    萧太师自然不肯,史思明那是有能力的将领,而且也是他好容易在军方插入的钉子,他还打算等郭子仪告老之后,将史思明捧到郭子仪的位置呢。

    他一开口,依附他的大臣也纷纷开口,皆眼史思明以往功绩不小,这一战也只是一时失手,虽有责,但不至死,应当令其弥补其责,继续镇守扬州。

    为此朝中争吵不停,最终杨睿提出,如今正值用人之际,史思明乃是边防大将之一,令他戴罪立功,若是扬州再有意外,定斩不饶。

    平息了朝中纷争,杨睿的心情渐渐变得沉重,尤其是听到大臣们不停赞美自己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