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嬴子楚心中气怒交加,见夏姬神情讪讪,显然已经知晓其中利害,当即起身,拂袖而去,回到居室没多久,却听人前来回禀,道是赵姬夫人与小公子有书信传来。 嬴子楚听得怔住,忙令人呈上,展开叠的整整齐齐的布帛一看,眼泪当时就流出来了。 他当年抛下赵姬母子归秦,本就心存愧意,此后又在秦国锦衣玉食,另娶侧室,还生了儿子,更觉歉疚,心知赵姬性情热烈,必定怨恨,不成想她竟绝口不提当年之事,反倒劝慰自己勿要以他们母子二人为念。 再展开儿子的书信细观,更是惊诧异常。 他年少时便往赵国为质,不通诗书,更不长于背诵,然而政儿这个六岁小儿,生于赵国、长于赵国,没有到过秦国一次,却能写得一笔流利的秦国文字,言辞之间甚为有礼,颇有庄正之态。 嬴子楚甚是奇之,传了送信之人前来,询问道:“这是政儿亲笔所书,还是另有人替他代笔?” 送信之人毕恭毕敬道:“小人亲眼目睹,是小公子亲笔书写。” 末了,又道:“夫人甚为明理,聘请名师教导小公子学习诗书礼仪,骑马射箭,讲授秦国风土,教授他书写秦国的文字……” 嬴子楚大为感动,转念想到今日夏姬与韩夫人闹的那一出,当即便持赵姬母子书写的布帛往华阳夫人处痛哭不已,陈述生母糊涂,自己夹在中间的为难之处,又请求华阳夫人能规劝秦太子一二,以他的名义责令赵国将妻儿送回。 庄襄王的王后早已去世,华阳夫人作为秦太子的正妻,又手握宣太后留下的人脉和势力,秦宫中的风吹草动很少有能瞒过她耳朵的。 夏姬扶持母国之女,意图与她打擂台的事情华阳夫人自然知晓,只是不曾急于表态——她有意以此来观察嬴子楚的态度。 现下见嬴子楚如此情态,华阳夫人自然满意,温声抚慰养子几句,又道:“赵姬如此深明大义,的确担得起王孙夫人之位,且她还为你抚育了这样一个聪慧出色的子嗣,更是秦国的功臣啊!” 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的交锋往往都是云淡风轻的,华阳夫人明白嬴子楚的心意,嬴子楚也同样明白华阳夫人的未尽之意,二人不动声色的过了一个回合,第二日,华阳夫人便向丈夫提起身在赵国的赵姬母子,又说起二人传书之事。 “这样贤淑通达的女子,这样天资聪颖的公子,自然是该接回秦国来的……” 末了,华阳夫人又道:“子楚身边唯有成蟜一子,实在是太少了。” 这段时日以来秦宫里发生了些什么,秦太子心知肚明,夏姬之所以力劝子楚扶韩姬为正室为的是什么,秦太子更不至于看不明白。 坦白讲,他对夏姬这个透明人一样的姬妾既失望,又恼怒。 夫人待她不好吗? 若不是夫人收养子楚,她岂会有今日风光? 可是那妇人贪得无厌,竟然依仗子楚,公然与主母作对,意图扶正韩姬,简直是愚不可及! 今天想扶正韩姬,来日是不是就要跟夫人平起平坐了? 等他死了,那贱妾岂不是要压夫人一头! 秦太子此前几次想传夏姬来训斥一通,却都被华阳夫人温言劝住,道是不欲使得宫中生乱,且子楚贤德,不愿令子楚左右为难。 秦太子只得暂时按捺下去,现下见子楚又拎得清,再听爱妻言说赵姬母子如此善识大体,对比不甚安分的夏姬与韩夫人,心中观感自然更佳,不假思索便颔首应了。 庄襄王年迈,身体情况每况愈下,眼见着就是这两年的事情了,秦太子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。 且令子楚认华阳夫人为母,以嬴子楚为嫡子,再开口向赵国索取嫡系继承人的妻儿,便要容易的多。 前世直到庄襄王辞世,秦太子为秦王、册立子楚为王太子之后,赵姬母子方才被送回秦国,然而这时候因为赵政的干预,却直接将此事提前了整整三年。 使臣携带秦太子书信出使赵国时,年幼的赵政与几名侍从站在邯郸街头,远远瞥见一行身着燕国服饰的侍从簇拥着一辆马车前来,直奔赵宫而去。 第(2/3)页